住在一個城市久了,就會開始注意小細節,什麼都想有點意見,安全,乾淨以及便利大概是最多人在乎的準則,如果你是執政者,交通和基礎設施的完善應該是首要任務,因為良好的交通系統往往是高品質生活的全球指標。
研究顯示,93%關於交通的改變來自家庭結構的變化,一個人生活可以走路,兩個人散步,懷了孕就得開始思考空間與時間因素,買了私家轎車就得住遠一點,住在蛋黃區就需要依賴完善的大眾交通系統。
Kari Anne的第一輛Cargo電動腳踏車便是因為這些需求開始的!她說,選擇電動騎行後,探索城市的範圍瞬間擴大,沒有昂貴的停車費,假日公園野餐也不必煩惱找車位,孩子在後座與風同行,跨過水窪便開心的歡呼:「WHEE!」她眼睛發亮的告訴我,這真是最棒的決定!
從那刻起,Kari Anne成了腳踏車擁護者,不僅在公部門當交通顧問,提出綠與藍計畫建議,舉辦各種活動,她最大的心願是創造宜居日常,改變城市面貌,而推廣騎行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佳工具。2020 她在世界無車日(world car free day [1])當天,成立了挪威第一家電動腳踏車共享公司Whee! [2]! 這種新創機制為日常提供了更永續的交通選擇,在不到24小時內便吸引了超過200名會員註冊!
Whee! 是一家專注於 Mini Cargo 電動腳踏車的租賃公司,採月租會員制,他們提供每年四次清潔與維修服務,還附帶保險,以及效率極高的防盜追蹤系統。Whee!的服務目標是都市照護者和女性,特別設計適合身高 150 公分以上就能輕鬆使用的車型,低底盤設計與穩定的三軸置物架,不僅提升了行車安全,還確保了載物平衡,加上後座的孩童,總承載量居然可以達到220公斤,而小型cargo的設計也讓停放和收納變得既安全又便利!截至目前為止Whee! 已擁有超過500名會員,更榮獲2024奧斯陸綠色企業的殊榮[3]。
Whee!工作坊坐落在一間由社區牛奶店與傳統肉鋪改造而成的空間裡,挑高的屋頂足夠搭建起重輪軸,在大約30坪的空間裡,三個女技師正在幫腳踏車替換鑲釘子的雪地冬胎,這是一年一度重要的安全任務,進廠保養的mini cargo吊著排排站,等待上油、修理和測試,女技師們帶著手套細心檢查,有人曾是記者,有人是設計師,懷抱著對理想環境的熱情,她們俐落地滑動工作椅,討論如何建構一套系統化的數位腳踏車健康護照,藉此提升未來的維護效率。
然而,成功的交通轉型仍需要執政者的努力與居民的支持推動。目前,許多人對私家車仍抱有無限憧憬。環境心理學家沃克[4]說:當談到駕駛相關行為時,人們往往存在巨大的盲點,無論是超速、碳排放還是交通事故,汽車文化塑造的正面形象都會讓這些問題被忽略。這種現象被稱為「汽車大腦」,使人們對其他交通方式產生抗拒,因為它們挑戰了既有的駕駛秩序。汽車的歷史形象在一個世紀內被無限放大,成為地位的象徵,但我們都忘了當初沒有引擎的路究竟是什麼樣子,那些沒有污染的空氣品質和最單純的風景。
隨著氣候變遷議題的加劇,擁有將近70萬人口的挪威首都奧斯陸,想在2025年達成25%[5]居民都使用自行車當代步工具的目標,但過度擁護私人電動車的政策往往忽視了自行車運動的發展空間,以道路設計面來思考,儘管電動車降低了碳排放,過量的汽車絕對不是辦法,以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,其友善環境的優勢更顯突出。自行車只需要典型的道路設計、更少的環境維護、更小的停車空間,就能成為宜居城市及氣候友善最棒的解決方案。
台灣每年出口超過 100 萬輛電動腳踏車到歐洲[6],更是全球三分之一自行車零件的生產王國。我們擁有優秀的製造能力,是否也能借鑑其他城市經驗共同創造宜居環境?想像一下,下課後大喊大叫要吃冰淇淋的幼童,在電動腳踏車後座被陽光安撫情緒,和蝴蝶招手做朋友!
十二月的冬天 KariAnne 在教堂邊選購了一顆兩公尺的聖誕樹,綁在Whee! 上面,用她最自豪的工具,載著節慶與使命,伴隨夕陽,兩三步踩踏繼續朝目標前進。
圖: 如何解決瓶頸 How (not) to solve a bottleneck.
(Original from “Movement”How to Take Back Our Streets and Transform Our Lives)
Photo Credits: https://whee.no/